中国衡器行业总体现状与内部条件说明 介绍:
1.中国衡器行业总体现状:大还不强、分工模式为主
大:主要是中国衡器行业经过几十年发展,已成世界衡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是世界衡器制造大国,上海国际衡器展览会也因中国衡器行业的地位成为世界上、的衡器展览会。
不强:主要体现内资衡器企业产值上亿的数量不多,行业总体毛利率和净利润率不高,行业总体技术水准以及规模衡器企业的技术能力,与欧美发达国家的要求和国际企业都还有较大差距。
分工模式:是上下游各自分工、抱团发展,一体化厂家极少。
2.中国衡器行业发展壮大内外部条件分析: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增长和世界衡器产业转移、中国衡器行业的分工合作模式
改革开放带来达近三十年的高速发展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体量,是中国衡器行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外因和必要条件。因为拉动经济高速发展主要是依赖基础建设和房地产,而这些基建离不开衡器计量,故有巨大市场需求总量且能保持较高的需求增速。当然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和拥有世界上最多人口国家,相关农作物、畜牧业等贸易单位和个体户也需衡器计量,有利进一步提升衡器的需求总量。
世界衡器的产业转移和国内分工合作模式,则促进了行业高速发展。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衡器还是机械秤为主,电子衡器是较先进的技术和产品,主要由日、韩、台、欧美等相对发达国家和地区掌握。但这些国家的衡器企业却面临了发展困境:一是各国经济体量有限,故衡器需求的总量有限。同时经济发展阶段已不再是投资拉动,故衡器需求的增速又有限。他们需寻找新的市场和需求,以解决企业发展和增长问题;二是人力成本也因经济发展呈现加速上升态势,进一步倒逼衡器产业需向成本更低的区域或国家转移。中国改革开放无疑为外资电子衡器产业转移的一个很好契机、突破口和产业转移方向。但当时中国衡器企业的技术、资金实力、品牌影响力等都非常弱小,无法直接参与竞争。而分工合作模式、各自用好自身的资源和优势无疑是选择:仪表、传感器、衡器生产销售,分工合作,抱团发展,共同参与竞争。正是这种模式促进了中国衡器企业的快速成长和中国衡器行业高速发展。
以上是中国衡器行业总体现状与内部条件说明的详细内容,望采纳!